今天我们说《必然》的第四个关键词,屏读Screening 屏幕的屏,屏读。先做名词解释吧,按照KK大叔的观点。我们从古到今的内容载体可以分为三代。首先是在古代的时候,内容载体是语言,当时的文化都是围绕着语言。所有的秩序、经验和智慧就是依靠口口相传,听老人们说着古老的故事,听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讲着远方的故事,那时候我们被称作语言之民。
后来,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广泛使用,文字取代语言被提升到了文化的中心位置,成为第二代内容载体。我们的新闻、科学、数学公式以及法律法规全部都诞生于此。依靠印刷大规模生产的图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前人的智慧凝结到书本之中,铺成台阶,后来人依靠它继续向高处攀爬。这个时候我们被称为书籍之民。美国的根基便是从文字所构成的一本一本凝结着智慧的书籍中萌发出来的,比如说美国宪法、独立宣言和圣经。KK说美国的成功依赖于民众较高水平的识字率,依赖于强大的自媒体,依赖于对书面法律的忠诚和遍布全国的通用语言文字。
而现在呢?内容再次从书籍上开始迁移,迁移到哪里?看看我们身边闪烁着的,全球超过50亿张的数字屏幕。从电视、电影到电脑、手机再到手表、pad和电子广告屏幕,信息已经从纸浆里流动到了这些地方,文字不再是白纸黑字的被固定在纸张上,而是在玻璃平面上以彩虹的色彩,在眨眼间飞速的来去。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屏幕之民。
屏幕已经是我们所有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屏读的生活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然而每一个趋势的诞生都会伴随着诸多的质疑,屏读也不例外,其实在当下的文化中就已经埋下了书籍之民和屏幕之民冲突的种子。
怎么说呢?这一点比较难以理解,KK认为,如同刚才所说美国的崛起,我们的文化根基就是完全建立在文本也就是书籍之上的,因为我们之前撰写的报纸、编写的杂志,起草的法律条文和建立的金融秩序等等,他们全部都凝结在一张纸上,这些东西的本质其实都是来自于作者的权威。后来随着印刷复制技术的普及,这些权威随同被复印的纸张,穿越了层层的阶级,到达每一个人的眼前,给予社会秩序。这一本本沉甸甸的权威,就是所有人的行为准则,所有人都遵守它,就促成了人与人之间更高效的协作,社会才得以迅速向前发展。
而今天呢?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屏幕之民以后,我们和书籍之民相比会怎么样?我们更喜欢像素间的动态流动,我们被电影屏幕,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等等的屏幕所吸引。而屏幕文化是我们上一章说的,他是一个不断流动的世界,里面满是无穷无尽的新闻素材、剪辑过的资料和不成熟的理念。他可能是一条个人微博、一篇断章取义的摘要、一些随手拍摄的图片,或者是简短片面的文字还有漂浮着的第一眼印象所构成的河流。这里的真相并不来源于权威,而是由所有的用户一个碎片一个碎片随时随地拼接出来的。这里似乎不在有规范、没有标准、随手抓来的新闻就可以拿去转发,而从来不会考证他是否真实。我们减减忽略了之前所崇尚的书籍中的经典逻辑,也逐渐无视了之前书本中凝结权威,对他不再报以敬畏之心。
屏读这一章可以看做是上一章流动的延续,上面我所说的KK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想告诉我们的是,以文本为基础的社会文明现在面对这种流动性的时候,确实让很多人都大为恐慌。为什么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来负责抛砖,你想想看我们的媒体,我们都还是书籍之民的时候,一个媒体,不管他是报纸、还是相关部门的准发刊物,它所发表的每篇言论,都要顾及哪些方面?真实性、合法性对吧?这是最基本的。还要政治正确要考虑吧?不能引起群众恐慌要考虑吧?而我们过渡到屏幕之民之后呢?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媒体,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流动的信息中添加和修改任何内容。而这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我们作为使用者很难去辨别和考证?你想想看微博上一个千万粉丝的大V,微信上一个百万级的公众号。这些账号所有者振臂一呼所带来的影响将是多少的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都无法企及的?这都不用我说,每个同学都能观察的到。看一下前段时间宝宝离婚事件关注度彻底碾压奥运会,我们在这里不做好坏评论哈,只说这就是信息流动的必然趋势所带来的一个表象而已。
所以,屏读时代的到来所伴随的就是之前凝结在“书籍”中固有权威的影响力在不断的衰弱。这里的书籍是一个泛指。大家明白就行了。
另外还有一个被讨论比较多的观点,就是在屏幕“祭坛”不断扩大的时候,从电影屏幕到电视机屏幕,再到手机、手表和以后的VR眼镜,你身边的屏幕会越来越多。很多家里老人经常这样说我们,你就天天玩电脑玩手机,整那些没用的干嘛,有时间看看书,写写字,出来陪我们看看新闻联播不是多好?在屏读趋势兴起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担心,我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那么长此以往的话,阅读和写作岂不是就要彻底终结了?其实这个担心完全就多虑了,因为在最近几年我们看到,屏读引发了新的写作热潮。我们只是把写字的地方从纸上搬到了屏幕上。到2015年的时候,互联网上的页面数已经超过了60万亿个,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呈现几十亿的增长。所有的网页都需要有人来写。就在现在,互联网用户每天能发布8000万条博客。全世界的年轻人每天用手机写下5亿条段子。事实与他们所的担心正好相反,屏幕数量的增加正在扩展我们的阅读量和写作量。我们面对屏幕所写下的文字如果稍微统计一下的话,你每周的写作量一定比你的爷爷奶奶要多,无论你在什么地方。
屏幕所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原来我们抱着书看书,现在我们抱着手机看书,然后全部变成近视眼。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是内容本身的改变,您可能觉得不管是语言、书籍还是屏幕,他们都是一个载体,是信息和内容的载体;他们是一种媒介,是让内容传播的媒介。不管载体和媒介再怎么变,但是我们的最终得到的还是内容啊。内容的价值还是决定一切啊。“内容为王”这句话被挂在墙上永远不会错。但是,这句话到了今天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意义了。为什么?因为每当内容的载体发生改变,内容的样式就一定会跟着变。变到屏读的时候,前面我们说权威已经逐渐瓦解,所有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所有人都是王,那哪里还有真正的王?我们在屏读的内容也早就不是单纯的文字了,有图片,有音乐,有视频,还有我们喜闻乐见的表情包。屏幕呈现给我们的是大杂烩,大锅乱炖。那什么样的内容才叫价值?比如说,很少有人看得懂的专业学术论文和现在互联网上被使用上千万次的“吃瓜群众”四个字你告诉我哪个更有价值?那张学友的表情包算不算优质内容?葛优瘫的图片算不算优质内容?电视台新闻主持人字正腔圆播报的实时新闻有没有价值?但是他的收入却可能还不如一个十多岁漂亮的小姑娘,对着摄像头不停的说欢迎哥哥,谢谢哥哥的打赏,哥哥你慢走。一年收入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有。他们比较起来谁更有价值?我们根本无从评判嘛。屏读趋势的兴起使得旧的权威瓦解,标准失效,各种各样的内容爆炸式的呈现出来。这是第一点改变。
其次,第二点改变是什么?是内容本身和承载内容传播的媒介之间的重要性关系。这个太好理解了,只是我们容易忽略掉。罗辑思维的视频,优质内容吧?对吧?他的优酷自频道订阅人数150万人。而音频呢?喜马拉雅上的订阅用户500多万。谁说屏读就一定要拿眼睛看了?我听不行么?作为音频甚至比视频的使用场景更广。那在想,罗辑思维这么有质量的节目,我把他的文案弄下来装订成册给你你会看吗?你要你拿去好了,反正我是不看。晓书童频道的音频您现在在听,我微信上每期都会附带音频的文案,如果不是有特别需求对其中某些内容想深入了解的,其他99%的同学一定不会看。郭德纲的相声大家都喜欢,他把相声稿弄出来卖给你,你也肯定不会要。是因为音频或者视频的载体就一定比书本的载体要好吗?也不是,一本畅销书我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给你听,你听不听?有的同学真的会听,但是我根本就受不了。书的意境全部都被破坏掉了,跟念经一样什么精华都吸取不到,拿来给我催眠差不多。所以就是这个道理,传播的媒介也是内容价值的一部分,并且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换一个角度再来看媒介和内容的关系,最早承载的文字信息的媒介是什么?是石板,文字被刻在石板上,流传范围很狭窄,信息本身可以看做是被固化的,很难出现修改和迭代。后来呢?媒介从石头变成了竹片、变成了布、变成了纸张。在媒介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内容流通的成本实在一点一点下降的,人们在接受这些内容的时候,也在对他进行着修改、嫁接和迭代,这样就出现了新的内容。内容流动传播的越快,那么他的升级迭代的速度就越快。今天我们的发展正是由内容信息的快读流动所带动的,每一次媒介出现革命性的改变,我们人类的发展也随之出现剧烈的变革。这一次我们的媒介从书籍过度到屏幕,内容信息传播的成本无限的接近于零,那么这一次将给世界所带来的改变也将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媒介比内容还要重要!这个第二个改变,内容和媒介的关系。
第三个改变是所有内容的链接和重构,在屏读这一章里,KK大叔用大量的篇幅为我们畅想了一件事。说在我们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一样东西,叫做万能图书馆。这个梦想我们人类早就有了,我们梦想着在同一个地方拥有所有的知识,无论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全部包含其中。到了今天这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用今天的技术,就真有可能把万能图书馆变成现实。它是真正的全球共享,其中的任何内容都可以以每一种语言提供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使用。这座图书馆理论上应该包含多少的内容呢?我们从苏美尔人在泥板上写下第一个文字到现在,我们人类至少拥有了3亿本书,14亿篇文章,1.8亿首歌曲,3.5万亿幅图画,30多万部电影和10亿个小时的视频以及我们的60万亿个网页。我们把这些东西全部数字化之后可以压缩到一个50PB的硬盘里,PB是一个什么单位?我们用U盘用移动硬盘都知道GB对吧?4G、8G、16G的U盘,硬盘呢有500G对吧?GB上面的单位是TB,1024个G等于一个T。现在已经有1T的硬盘了。那PB呢?就是1024个TB等于一个PB。所以50PB是非常大的。等于5000多万个G的容量。这么大的一个硬盘在十年前有一个图书馆这么大。按照今天的技术这个硬盘只需要一个卧室这么大。而明天呢?它可能被塞到你的手机里。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将随时跟随着你,当然了,这个前提是明天这些数据还没有通过某种技术直接输入到我们的大脑中。
我们要惊叹的可不是人类的所有知识的将被储存到小小的一个芯片上,而是这些知识在万能图书馆中被全部打碎之后的链接和重构。我们现在的把书籍看做一本一本的书,电影是一部一部的电影,音乐是一首一首的音乐。而在万能图书馆中,不再有这样固化的分界,量词的区分也不在有意义,而是所有知识都相互关联,可以进行之间的转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万能图书馆就像是生物的神经系统,把所有的知识都联系在一起,你可以轻松的调阅相关的内容,找到相关的解释。比如说你读必然,其中有的内容不是很明白,那么你可以通过关联轻松找到晓书童的音频,帮助你理解。转跳点击的人越多,那么晓书童频道和必然这本书的关联度就会越高。
这样一来也就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模式,你看哈,书籍培养的是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看书是一个人的事情,经常都遇到晦涩难懂的地方,要么你就绕道离开,不去管它;要么你就自己苦心钻研,不断的去常识新的方向试图去理解答案。而我们现在呢?必然难读是吧?那我去听听罗胖怎么说的,我去听听晓书童怎么说的,或者我去知乎上看看各位大神是怎么理解的。哦,原来他们是这样理解的,那我明白了。就这样吧。这样思考模式的转变是好还是坏呢?我只能说,您在之前很多绕道离开无奈的时候,现在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让你获得更多的收益。不过呢,人们也越来越喜欢简单易懂的知识,深奥复杂的内容越来越找不到受众,“太长不看”已经是民众们给长篇文章的墓志铭。
像这样万能图书馆的雏形我们今天已经有了,就在我们的互联网上,你可以去看看维基百科,如果看不到你直接看百度百科也可以。你进入到一个百度词条之后你能看到很多很多的画着下划线的被标注成蓝色的文字,这些全部都是超链接,可以直接转跳到你感兴趣的内容。在未来万能图书馆的梦想我觉得这肯定是一种必然,我们现在都已经触手可及了,是吧?
这样一来的话,比如说一本书,我们传统的观点是每本书他都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即便是现在的电子书依然像是把他们摆在了图书馆的书架上一样,相互是独立的。但是像我们刚才说的一样,密布在书籍中的超链接,会把所有书籍变成一个网络化的事件,在万能图书馆里,任何一本书都不会成为一座孤岛,他们全部都是相互关联的。之前我们让书籍作为内容的媒介开始流动,我们正在看到的是书中的内容脱离书籍的束缚,本身就在流动。完成了这一步之后,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我们对万能图书馆的使用,里面的内容被我们交叉连接、聚集、引述、提取、分析、标注并被再次编排进这股巨大的信息流之后,所有的知识将按照使用者的使用情况被添加上各式各样,并且数量庞大的标签。这样一来,任何寻求智慧的人都可以从万能图书馆中汲取你当下最希望得到的养分。
这就是在屏读的趋势下,万能图书馆的构建所造成的全世界内容的链接和重构。
今天的这期节目,其实都是再说一个问题,就是内容在载体和媒介发生迁移之后所带来的影响。借着这个话题我还要说一个问题,就是我之前在生日彩蛋里提到的。关于知识内化的问题。那期节目里我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就如同生长在心中的一棵树,我们认知能力的提升就让这棵树越长越好,最后开枝散叶。我觉得看书就是应该一本一本的啃下去,因为每本书中都蕴含着作者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以及完整的逻辑链条。一本书就是作者心中那棵树的缩影。这样整块的知识更加便于我们吸收,与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缝合,嫁接到自己的树上。用今天节目里的话说就是我依然崇拜书籍中的经典逻辑和保持着对作者权威的敬畏之心。通过今天的节目,我们清晰的发现,屏读时代的到来,万能图书馆的建立,必然是要打破书与书之间的界限,他们不再是一座座的知识孤岛,所有知识都相互链接,我们要在其间进行无尽的转跳。警觉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这不就是知识碎片化的趋势吗?那些看似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就要在屏读的趋势下被压扁,最终形态就是你晓书童不愿意接受的变成一片遍地开花的大草原啊。我在生日彩蛋的节目里留了一个活扣,整本书的大块知识我就不再赘述了,不知道的同学可以到我的公众号从下方的菜单进入,找到生日彩蛋听一下。因为书本他肯定有鲜明的论点和详实的论据作为支撑,还有完整的逻辑链条可以帮助你理解内化。
那碎片化知识怎么办呢?我说碎片化的知识也不一定就是眼前飞速流失的水滴,眼睛是看到了,脑子里什么都没有留下。碎片化知识的内化需要讲究方法。而这方法的关键点在于你是被动的接收,还是主动的搜寻。这就非常关键了,我依然坚持知识必须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去,当然了前提一样是科技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直接把他们输入你的大脑,我觉得在可见的未来我们不一定能见到这一天。
好,那什么是被动的接收?我要上厕所,我必须抓点东西看看,不然地心引力可能会不足以支撑我完成这件事情。我在浏览网页打发时间,突然扫到一个我很感兴趣的标题,点进去一看很有意思,收藏转发。我订阅了一个公众号,是一个非常牛逼的大神,他今天推送了一片千字文,我必须要看看,学习一下。这些都是被动的接收。其中有95%的内容你是看过之后根本就记不住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被动看到的知识内容会非常的多,根据自己知识存量的不同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看到的知识在你的知识体系里已经有了,你已经完全明白的。你会不削的就直接把他无视掉。第二种,这个知识已经完全超出你的认知能力以外,看不懂,但是感觉说得还是很有道理,收藏起来,以后再也想不起来看。这两种知识都是在你眼前流动了一下之后就飞速消失掉了。一段时间之后你根本就啥也想不起来,所以你根本不能复述他里面的内容。这些就是那95%。还有5%是什么情况,是第三种情况,就是你被动接受到的信息,正好在你的知识边界上的。位置刚刚好,你能看懂大部分,并且引起了你的深入思考,为你带来了明显的收获,被你内化。你靠这5%的碎片化知识来喂养你心中的大树,你还指望他枝繁叶茂,估计有点困哪吧?
那好,我们来说主动搜寻,非常好理解,肚子饿了吃自助餐,想吃什么就去拿什么,带着问题去寻找你要的答案。在海量的碎片化知识当中找到你心中大树成长正好需要的部分,拿过来进行链接和重构!拿我自己做节目来当例子好了,我要把书本的这棵树嫁接到自己的树上,自己理解了还不算完,我要把里面的精髓提炼出来,用完整的逻辑表述出来让大家都听得懂。所以我在做节目的时候就带着这个目标,带着这些问题去百度、去知乎、去微信推送的图文里查阅大量的碎片化内容。比如,吴晓波在书中引用了吴敬琏和厉以宁的话,他们两是谁?做什么的?有什么经济学理论?我去查。尤瓦尔赫拉利说更好的算法,说大数据的应用,我听过但是我说不清楚,我就去查。说君士坦丁大帝,他干什么的?做过什么事情?不知道,去查。说古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什么关系?怎么回事?不知道我去查。我上面所说的查找的碎片化的内容,当时全部都是我知识体系以外的东西,我根本就不知道。那你想象看哈,如果这些东西是某个公众号推送给我的,或者我是在上厕所或者是浏览网页的时候无意间被动接收的话,我会记不住吗?内化的了吗?早就忘了吧。而现在呢?这些知识已经被固化到这几本书的知识体系里,进而被嫁接到了我自己的大树上。因此,因为我的主动搜寻、链接和重构,我现在才可以说我把他们内化了。就是这样。这就是问题的答案,沿着你自己知识体系的成长路径,主动带着问题去寻找那些你需要的碎片化知识,缺什么补什么。这样拿过来的东西才是好用的,嫁接上去才能活的。就是这样,我们一起努力吧,都不为别的,只为对得起未来的自己!